信托业“冰火”生存 分化加剧,压降进行时!

2021-05-01 10:54:21 经济观察网 

经济观察报 记者 蔡越坤 分化、压降、转型——这是2020年信托业绩的总旋律。

4月底,信托机构2020年业绩次第出炉。强监管环境及回归本源的政策引导下,在从业者普遍感慨“压力山大”的这一年,各家机构的成绩比以往年份可谓更加“冰火两重天”。头部机构盈利规模进一步扩张,而亏损机构家数逐年扩大,个别甚至处于生死存亡的时刻。

据经济观察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头部信托2020年取得亮眼的业绩。其中,建信信托、中信信托、平安信托、五矿信托、英大信托等净利润同比2019年均为正增长。

但是,2020年信托行业分化进一步加剧。例如,江苏信托去年净利润为 19.44亿元,大降19.64%;4月29日,安信信托(600816,股吧)(600816.SH)披露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7.38亿元,较2019年净利润-39.93亿元,同比亏损扩大68.75%。此外,近日宏达股份(600331,股吧)(600331.SH)将四川信托股权2020年末的账面价值减计为0元,四川信托仍然深陷兑付危机中。

一位信托机构人士告诉记者,他们的规模压降压力很大,2020年任务20%,2021年继续20%!

该人士判断称,就整个行业而言,规模下降对全行业的利润的影响具有滞后性,尽管头部信托2020年取得的业绩仍然不错,但是在压降规模的监管压力下,2021年信托机构会面临更大的压力。

普益标准研究员夏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整体来看,监管继续持续严格,继续维持规模压降的要求,在业内是有预期的。长期来看,信托公司提供的金融服务从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转变、增加股权投资信托产品的设计与开发、从追求规模增长向结构优化转变、开展标品资管产品业务是信托公司的应对措施。

利润向头部集中

2020年信托行业净利润明显向头部集中,分化进一步加剧。

4月29日,建信信托年报显示,2020年实现合并营收66.08亿元,同比增长32.8%;合并净利润25.29亿元,同比增长14.1%。值得关注的是,其2020年管理信托资产增加1349亿元 (增长幅度9.7%),达到1.53万亿,已经成国内信托资产规模最大的信托公司。

此前的4月26日,“信托一哥”中信信托披露,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87.46亿元,手续费及佣金收入61.42亿元;净利润38.55亿元,同比增长7%;上缴国家税金45.87亿元,创公司历史新高;

4月27日,平安信托披露,2020年平安信托实现营业收入54.61亿元,同比增长16.72%;净利润30.85亿元,同比增长16.34%;同日,作为我国第一家上市的信托公司,陕国投披露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21.26亿元,同比增长21.08%,实现净利润 6.86亿元,同比 增 长17.91%,创历史新高;

五矿信托4月28日披露年报显示,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1.64亿元,同比增长24.22%;实现利润总额 37.03亿元,同比增长32.20%;实现净利润27.84亿元,同比增长32.27%。

4月30日,华宝信托披露2020年公司实现收入合计28.65亿元,利润总额16.00亿元,净利润11.91亿元,主营业务收益率41.57%。

此外,根据此前中国货币网披露的未经审计的数据,在净利润方面,重庆信托以38.73亿元的净利润位居榜首。

冰火两重天。

尽管上述信托公司业绩亮眼,但同时存在部分信托公司经营业绩不如人意,营业收入大幅下降,甚至为负的情况。

据中融研究此前统计,在公布数据的59家信托公司未经审计年报中,净利润排名前十的公司净利润总和占到全部59家净利润总和的54%,盈利优势进一步向头部集中,而行业内亏损公司家数逐年扩大,马太效应十分明显。

其中,江苏信托2020年实现营收25.63亿元,同比下降20.77%;净利润19.44亿元,同比下降19.64%;中融信托实现营收53.11亿元,同比增长2.67%;净利润13.73亿元,同比降低21.42%。

华宸信托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44亿,净利润仅为2251.66万元,不过实现了扭亏,其2019年亏损6053万元。

安信信托2020年营业总收入为2.98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7.6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7.38亿元,较2019年净利润-39.93亿元,同比亏损扩大68.75%。一季报显示,安信信托2021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5866.72万元,同比增长29.2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27亿元,同比亏损扩大9.29%。

此外,根据此前中国货币网披露的未经审计的数据,华信信托2020年业绩快速恶化。2020年上半年其营业收入为-4.7亿元,净亏损5.55亿元,到了2020年底营业收入-16.78亿元,净亏损快速扩大到26.52亿元,其中资产减值损失高达18亿元。

此外,2021年四川信托因“资金池”出现兑付危机,尚在解决过程中。宏达股份将四川信托股权2020年末的账面价值减计为0元。

对此,夏雨向记者表示,在行业下行周期中,势必会让行业的集中度上升,尾部机构经营难度上升,头部机构利润更加集中。对于中小信托公司而言,由于信托行业的牌照优势,应聚焦于优势业务的夯实,并尽力尝试向标准化业务转型。

管理规模压降明显

信托业除了业绩进一步分化加剧外,2020年信托机构管理规模在持续收缩。

此前,中国信托登记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登")2021年2月期次信托受益权定期报送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月末,全行业信托产品存量规模首次压降至20万亿以内,为19.99万亿;这也是自2016年末信托资产规模突破20万亿元之后首次重回20万亿元之内。

中信信托披露,2020年末,公司信托资产余额为12247亿元。较上一年度下降3495亿元,降幅为22%。至此,行业老大哥资产规模不再是业内第一。

此外,五矿信托2020年存续信托规模压降1821.22亿元至7028.52亿元;平安信托的信托管理规模累计压降了超过515亿元。

记者根据年报观察,2020年信托机构压降规模“主力”一方面是融资类信托,另一方面主要是事务管理类信托业务。

例如,2020年末,中信信托融资类信托规模为3348.24亿元,同比下降328.03亿元;事务管理类规模为5657.51亿元,同比下降2825.49亿元;五矿信托事务管理类2020年期初数为2349.54亿元,期末数为1051.47亿元,降低超1298亿元;平安信托主动压降通道性业务规模505亿元,压降融资类业务规模317亿元,压降房地产业务规模315亿元。

关于压降规模带来的压力,此前五矿信托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刘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相应监管的号召,在主动压降融资类、通道业务的规模,因为内部也有具体的压降指标,因此也面临着不少压力。对于“二次转型”的重要性,如果这一步走好了,有利于巩固公司在信托行业排名和地位,如果这一步没走好,也可能失去很多机会。

2021年以来,监管对于融资类信托的压降要求仍在继续。

据悉,2020年5月份,《信托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对信托公司的非标业务规模进行了严格限制,要信托公司管理的全部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向他人提供贷款或者投资于其他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合计金额在任何时点均不得超过全部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合计实收信托的百分之五十。

此外,2021年3月上旬,部分地方监管部门对信托行业内部颁发〔2021〕56号《关于辖区信托公司做好2021年“两项业务”压降及风险资产处置相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56号文”),通知要求信托机构继续压降信托通道业务规模,压缩违规融资类业务规模,降低金融同业通道业务,加大对表内外风险资产的处置。

据记者从多位信托机构人士处了解,部分信托公司今年压降的比例为20%。对此,夏雨表示,从宏观角度来看,信托作为一个行业,本质上也离不开“周期”的影响。行业发展过程中的监管变化、机构转型、业务策略,都属于推动行业周期运行的因素。

转型成主旋律

规模压降之下,信托机构们在年报中纷纷将转型定为未来发展的主旋律。中信信托在年报中表示,公司一直重视标品业务开发,2018年发起设立首支多资产、多策略产品“睿信稳健配置TOF金融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自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达到10.21%。此外,其2020年发行公司首支以分散投资为原则进行主动管理的债券资管产品——信源货币增强产品;亦成立了证券信托业务专项小组,全力推进业务快速发展。

五矿信托2020年启动了业务的“二次转型”。据年报披露,目前其已形成普惠金融、链金融、投贷联动、基建业务、资产证券化、服务信托、家族信托、慈善信托等8大创新领域。据了解,截至2020年末,五矿家办累计设立家族信托超过150单,实际配置规模近50亿元。

对于“二次转型”,刘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也在积极探索信托转型发展的方向问题,信托拥有很多天生的制度优势等待挖掘,举例来说,公司将继续探索参与银行间债券受托管理业务,参与高收益债等债券市场建设;通过与市场优秀合作机构,开展并购重组业务;积极开展财富管理、家族信托等信托本源业务,服务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理财需求。

对于信托转型发展,夏雨认为难点有三方面:首先,信托公司传统业务以非标为主,对标品信托业务的涉猎较少,经验不足;其次,目前信托公司的系统建设,大多无法满足标品业务投资的需求;第三,信托公司的人才团队方面,对标品业务的高端人才积累较少。

因此,夏雨建议,信托公司推动标品业务转型,需要向其他金融机构进行业务学习、搭建标品业务所需的系统、搭建标品信托业务团队。

(责任编辑:李显杰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