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基金   微博   新闻   个人门户  search2

外资图谋中国内地金融版图变革

外资套现逾千亿中资银行股 信托成新目标
外资套现逾千亿中资银行股 信托成新目标
调查
1.你认为外资此时退出中资银行是否合适
不确定
2.你认为外资介入中国信托公司是否有利可图
不确定
  
外资连续减持中资银行

2012年,花旗清空其所持有的2.714%浦发银行股票。

2011年7月淡马锡分别抛售51.9亿股中国银行H股

2011年10月,德意志银行抛售农业银行2.81亿股

2011年10月,摩根大通减持农行5041.52万股H股

2011年11月,美国银行出售104亿股建设银行H股

2011年11月,高盛减持工行17.52亿H股。

外资入股中国信托公司

摩根大通将参股百瑞信托,认购股份19.9%

蒙特利尔银行将入股中粮信托,认购股份19.9%。

摩根士丹利持有杭州工商信托19.9%股权

巴克莱银行持有新华信托19.5%股权

日本住友信托银行持有紫金信托19.99%股权

导语
资本是一条河流,哪里有利可图,它就涌向哪里,这是逐利性的本质。在外资接连大举抛售农行、工行、招行等中资银行股后,又将视线转向了中国内地的信托公司。一场外资在内地金融版图的变革即将展开。
香饽饽成提款机 外资大举抛售中资银行
毅然减持离场 外资赚了多少

毅然减持离场 外资赚了多少
去年下半年,农行、工行、招行、浦发、建行等多家银行遭遇了巨额抛售,据统计,在2011年1年多时间里,外资共套现1300亿元人民币。仅以高盛在工行上市的三次减持套现来看,累计获得57亿美元,投资回报率超300%。目前,外资持有的A股银行股还有5只,总市值在500亿元人民币左右。

人走茶凉 外资撤出后留下了什么

人走茶凉 外资撤出后留下了什么
金融危机以来,外资银行纷纷面临资本压力,抛售中资银行套现也可能出于无奈。反观中资银行完成了股改、上市、扩张,依靠外资银行提供的资金、产品、技术与管理措施各自打出一片江山。

中资银行是否真到了收获期

中资银行是否真到了收获期
外资机构的行为似乎表明,在参与中国银行业股改、上市获得丰厚的投资回报后,中资银行股似乎到了收获期,在中国金融领域应开始新一轮投资。但截至日前,7家银行已公布年报显示,其中净利润最高增速60%,平均增速高达41.96%,外资机构或显得有些心急了。

外资抢滩登陆信托 图谋内地金融版图变革
中国内地信托公司魅力何在

中国内地信托公司魅力何在
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目前有超过60家信托公司。2011年底,信托行业资产管理规模达到4.8万亿元左右,相对于2010年底的3.04万亿元增长58.25%,增速远远领先其他行业。

外资看好信托牌照 欲分羹内地高净值人群

外资看好信托牌照 欲分羹内地高净值人群
在中国,信托业弥补了商业银行功能的不足,有效整合了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和实业领域的资源,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况且信托公司受到监管的限制较少,在国内金融领域占据着特殊的地位。同时,外资机构一直以来钟爱的内地高净值客户,大量掌握在信托公司手中。

外资如何面对层层监管门槛

外资如何面对层层监管门槛
银监会对于外资参与中国信托业仍有较严格的管控。规定单个境外机构向信托公司投资入股比例不得超过20%,且其本身及关联方投资入股的信托公司不得超过2家,3年内不转让所持有的信托公司股权,不将所持有的信托公司股权进行质押或设立信托。

外资金融版图变革未来展望

外资参股信托成信托公司净资本补充及时雨

《净资本管理办法》规定,信托公司净资本不得低于人民币2亿元,不得低于各项风险资本之和的100%,且不得低于净资产的40%。由于大量融资类银信合作和房地产信托等高风险系数业务存在,众多信托公司净资本纷纷告急,而此刻外资的补充无疑将是及时雨。

提前布局 外资或将左右逢源

外资机构的加盟将带来国际先进经验,或让信托行业的运营更加规范、全面,从而获得长期回报。况且以目前信托行业的发展速度,外资提前布局后,即使无法改善国内信托公司的运营模式,仍可在信托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抛售手中股份,从中获益,然后寻找新的投资对象。

微博热议

CopyRight @ 和讯网 北京和讯在线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r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返回和讯首页